![]() |
樓主(閱:26894/回:0)來安縣尊勝禪院碑記譯文 尊勝禪院在來安縣北門外二十五里的舜歌山下,創(chuàng)建于元順帝至正年間。后來因為吉樣寺的和尚曾經(jīng)到此傳經(jīng)送寶,所以又稱吉樣禪院,正好比杭州天竺寺和水寧毒有上下內(nèi)外的分院一樣。 自元代以來,本院數(shù)百年間的興廢歷史是很難說清楚的。等到明熹宗天啟初年,南京靈谷寺的超然法師來主持本院,飄國公徐大人帶頭施舍,并親自蓿他寫了發(fā)起化緣的引言,于是募得一筆資金,才將廟宇徹底修理一番。 繼而聽說蘇州有位香客用擅木雕成一座觀音大士像,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去朝拜。超然法師也趕緊去焚香頂禮,并跟人們商量,想把觀音像請歸本院,但大家都搶著要,意見紛紛,各不相讓。后來索性公開抽簽,法師摸得了頭彩,終于如愿以償,將佛像奉迎安置于本院。 菩薩的靈驗真是顯著,一年后本地區(qū)果然大獲豐收,老百姓更加信奉崇拜了。而且一連串的吉利事情接踵而來:地上涌出甜蜜的泉水,吃了可以治好百病;大殿后的石壁忽然微微裂開,從中間長出了幾株紫竹。這種因觀音善薩靈感而生的異事,幾乎天天都有。 然而年深月久,時過境遷,從明朝末年到現(xiàn)在大清立國,這期間四十多年過去了,由于改朝換代,乏人主持,僧房逐漸倒塌,一切建筑和設(shè)備都受到破壞,甚至于院落荒涼,長滿了野草。直到當今皇上康熙六年,全縣的香客為此感到憂慮,寢食不安,于是到處尋訪高僧。 獲悉有一位次哲法師,恪守佛家戒律,要求自己嚴格,而且道行高尚,法眼明徹,可以上繼歷代佛教的正統(tǒng),下承兄弟寺院的優(yōu)良作風,能夠舍己為人,擔當重任。大家便決定去請他來主持本院,幸蒙得到許可。 自從次哲法師駕臨以后,果然教導(dǎo)有方,名不虛傳。院內(nèi)佛事興隆,香煙繚繞,堂閣里的燈火日夜不熄;殿前法幢林立,重振旗鼓,兩壁廂又雕筑了新的石像。一切規(guī)?梢愿鷩鴥(nèi)的名山大寺相比。而且已經(jīng)干涸的甘泉如今又開始噴水了,石階前已經(jīng)枯萎的桂樹也復(fù)活開花了。這種種瑞樣說明次哲法師的根蒂很好,連老天爺也感到滿意而支持他的事業(yè),否則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繁榮的局面的。 次哲法師于康熙三十二年歸天,幸得高足弟子和徒子徒孫們繼承衣缽,發(fā)揚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更在原有的基礎(chǔ)上擴大規(guī)模,使參禪悟道、衷心膜拜的佛事蒸蒸日上。這樣兢兢業(yè)業(yè)的精神,真是佛教界難能可貴的呵! 因為想到如此盛舉久后將湮沒無聞,所以我懷著虔誠的心意,把這些事跡記載下來,以便今后的僧眾得到借鑒而水垂不朽! |